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雪兰莪

|
发布: 4:02pm 08/11/2024

星洲日报95报庆特刊

星洲日报95报庆特刊

新聞主播拉絲達:從不同角度看事情

报道:梁馨元(副刊记者)摄影:何正圣(摄影记者)

2020年,拉絲達登上RTM華語新聞主播臺,幾乎“轟 動”一時。眼前這位戴著頭巾的巫裔女子,張嘴即是一 口流利與標準的中文。2014年從國語新聞轉至華語新聞 組,如今已有10年經驗,報刊與新聞如何影響她踏入媒體 行業?《星洲日報》在她學習中文的旅途中何以存在,又 如何伴隨讀者走過那一段沒有手機與互聯網的年代?

7歲學中文,閱報認生字

小時候,在家裡客廳桌上,拉絲達很常會看 到擺放著好幾份不同報館的中文報刊。這番景象, 在一個以中文為母語的家庭都難以看見,更何況是 巫裔家庭?

“父母都不會中文,有時他們會挺焦慮的, 覺得沒辦法指導我們的課業,就會主動買中文報放 在家。”拉絲達說。 一年級開始學習中文,身邊觸手可及的就是 報紙。翻開薄薄的紙頁,成千上萬密密麻麻的漢字 映入她眼中,第一感覺不是害怕,而是新奇。就如 選擇讀華小與獨中一般,只要是她感興趣的,就會 用盡全力爭取。當她把意願告訴父母,他們先是擔 心,但從不吝嗇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

新聞,對一個7歲、剛學習認字的孩子來說, 生澀且深奧。“在學校,老師要我們讀報紙,從 文章中找出你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接著查字 典。”從淺至深,通過報章指認生字的方式,她逐 漸掌握更多漢字的寫法與意思。

報紙成中文課輔助教材

在那個年代,中文報紙是華文課的輔助教 材,乃課堂上必備的材料。有人每天一份,條件較 不允許的學生則是數人共享——“可能老師教的內 容比較基本,如果你有報紙,可以看到不同文章的 處理,以及語文運用的方式。”

好比議論文、記敘文、抒情文各有其法,“寫作文要高分,就得加生字、成語、比喻等修辭 手法,通過閱讀報紙,就能收穫更多不同造句的樣 式。”

拉絲達說,從前報紙是重要的參考工具。 當然,物盡其用,除了學生自主學習,老師 亦會從報刊中挑選文章讓學生學習短文理解。幾乎 每位學生人手一份報紙,增進時事與見聞之餘,報 刊上的每一部份似乎都有其用處。

從小,拉絲達會將報紙的第一頁翻至最後 一頁,通過閱讀生字學中文,報紙也曾是 華文課的輔助教材。

網媒紙媒下標方式大不同

當一名新聞主播,自然每日離不開新聞。從 小養成閱報習慣,只是從翻開報紙轉換至點開手機 網頁;閱報方式隨著時代改變,但變得更多的是什 麼?

在她看來,網媒的威力就在於,一個事件能 在極短的時間內“go viral”。“Viral”原意是病 毒,放在互聯網的語境下是“迅速流通躥紅的”, 或許也是一種病態式的傳播。

從前節奏慢,人們在咖啡店翻開報紙看新 聞,交換看法針砭時弊;但現在互聯網之上,人人 都可以是傳播者——“你無法想像流躥的威力,更 是沒辦法控制。”為了點擊率與流量,各家媒體使 出渾身解數,在標題下功夫,就為了吸引讀者點 開。“也許點開後,你會發現圖文不符,甚至有些 不擇手段。”

然而,紙媒與網媒的不同之處於她而言,還 在於標題的寫法。紙媒報刊編輯下標,往往較為正 規,若想讓孩子學習較為規範的語言,她鼓勵家長 始終以報紙為準。

低成本娛樂來源

在手機與電視仍未普及的年代,報紙可說是大眾 的娛樂。接觸外面的世界,除了聽收音機,閱報或許 即是成本最低的選擇。她說,小時候的自己會把一份 報紙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讀完。

來到現在,訂購報紙的人即使一頁頁翻開,或許 也只會看顏色顯眼的大標題。但從前,在拉絲達學習 中文的歲月中,每個欄目都有不同功能。除了學習單 字、造句、文章理解,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剪報。翻開 娛樂新聞,看到自己迷戀的偶像照片,一張張如數家 珍剪下貼在練習簿,不也是許多讀者的共同回憶?

她說,除了時事新聞,讀者也可以從中找到個人 所需的資訊——一些較有“人味”,或是人文色彩更 濃厚的文章,亦能為日常生活增色。

隨著時代改變,拉絲達閱報的習慣 也隨之從紙媒轉移至網絡。

傳播正面新聞

報紙在她的成長歲月,與學習中文息息相 關。

上小學之前,母親為她報了鋼琴班,班裡 有許多華裔學生,為了想結識新朋友,她主動 和父母說要報讀華小。當時的她在玻璃市,一 個華裔人口為極少數的州屬,開啟了她學習中 文的旅程。

父親當兵,舉家搬遷於她是常態;也因中 文課的緣故,從一年級至高三,就輾轉去了6 所學校。即使父母生活在傳統馬來社群,但他 們也深知中文提供了多一門語言優勢,因此拉 絲達的兩位妹妹也在國民型中學求學。

正是這些學習經歷,讓今天的拉絲達能夠 以中文播報新聞。然而,播報新聞背後,必須 經歷採訪、製作、撰稿等;這些過程中最大的 收穫即是幫助人。

採訪,總能給她許多激勵。她笑說:“當 我們做不到一件事,會坐在公司埋怨老闆,一 直找許多理由。不過當我走出去採訪,去看看 這些受訪者,聽他們說話,就會覺得很多阻礙 都是在為自己找藉口。”

做新聞,讓她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情。一 個議題,在各家、各語言報刊會有不同說法, 但如果用新聞的觸覺以及眼睛去深入瞭解,或 許就會發現,風氣並不是那麼負面,“雖然很 多時候負面新聞點擊率較高,但我喜歡把比較 正面的事件帶出來。如果受到關注,就會非常 有成就感。”這即是她堅持成為一名新聞工作 者的意義。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