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发布: 4:03pm 28/10/2024

星洲日报95报庆特刊

星洲日报95报庆特刊

马来西亚安溪会馆联合会总会长陈康益:将新闻保留下來

报道:张露华、陈静慧(副刊、普通组记者) 摄影:黄安健、黄冰冰(摄影记者)

报纸虽然只有一天的寿 命,有心的人却能够赋予 它更长久的意义,让报纸 资讯成为生命的养分,打 开眼界的媒介。 对马来西亚安溪会馆 联合会总会长陈康益而 言,报纸就是这样的一种 存在。他认为,报纸是大 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人民 的喉舌,于大众而言,报 纸更是瞭解时事的方式之 一。因此,他每天都会花 几个小时阅报,看到好的 报道或资讯,就会把报纸 留起来、剪报收藏,阅报 是他生活的重要习惯。

他是一位忠实且用心看报的读者,以阅报开启每天的生活,从社论开 始,一直至消化完整份报纸。 不但用眼看,也用心收藏,只要是觉得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报道,他都会 把报纸留起,之后剪报归类,方便以后需要相关资讯时可以翻找出来,所以 家中书房一个个储物箱装的都是他多年来的剪报,数十年如一日。

获取资讯的来源

陈康益回想,小时候家里便有阅报的习惯,本身也就很顺其自然的有了 这个习惯,“当时没有网络,报纸是获取世界消息的唯一管道,所以看报纸 成为我与世界接轨的媒介!” “后来慢慢发现,有时和同学朋友聊天,可以将报纸上的新闻带入谈 话中。”直到升上了中学,加入学校社团,偶尔也参与演讲,这让他更加意 识到新闻的重要。“我希望演讲是具有实际的内容,而不是一些无聊的谈 话。” 慢慢地,陈康益也开始热衷于撰写文章,尤其是涉及历史和文学方面的 内容。他说,在接触报纸多年后,比较喜欢看社论,能从中知道评论员和编 辑对于时事的看法,也能借此丰富本身的知识库。 陈康益形容,大马的华社、中文媒体是息息相关的,彼此建立了坚如磐 石的关系,甚至是命运共同体,中文报章需要华社的支持,华社需要中文报 章来传达华社的心声与推广各种活动,互相扶持与需要。 他认为,一份报纸的核心必须要有真、诚、信,缺了这三个信念就一切 荡然无存,哪怕报道有时会失误,之后可以纠正,最重要的就是要讲真话。 他表示,《星洲日报》是我们能信赖的报纸,犹如华社永远不会熄灭的 明灯,当中社论就是反映一份报纸立场的页面,通过社论告诉群众什幺是真 相,撰写的人诚实以告,进而让读者建立信任感,把办报的三个信念都涵盖 在内。 当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多篇社论文章是关于“做大马华人不容易”, 文里道尽大马华人的甜酸苦辣,五味杂陈;还有就是“华人不能做首相”、 “向东学习”等,文里行间的意义令人深思,也可引领华社走向正确方向。

因为报章的资讯,给了陈康益开创东协农业产品物流中心计划的启发。
陈康益认为,报纸是大 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人民的喉舌, 于大众而言,报纸是瞭解时事的方 式之一。

收藏剪报,为过往存档

虽然从小就开始培养阅报的习惯,但陈康益是在二十多岁踏入社会工作 后,才开始收集报纸,此后就未曾中断。 毕业于梹城韩江中学的陈康益,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是从事木材贸易。 尽管工作繁重,但看报纸却让他开拓视野,精神更加富足,收集剪报的兴趣 也越来越浓,以至于成了爱好。 他说,在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除了通过电视台和电台,就只能通过报 纸看新闻了。“当时电视台和电台的新闻资讯,听了就过了,无法储存,但 报纸不一样。” 陈康益说,为了可以将特定的新闻保留下来,想到既然有定时阅报的习 惯,那么何不花多一些时间,将有兴趣的新闻报道收集起来。 “当然,这些收集的新闻报道,都是经详细阅读的,一把尺和一支笔, 是收集这些报纸的必备工具。” 每天吃过早餐后,就是陈康益的阅报时间。他会先把要看的文章标题 以及内容重点圈起来,觉得有收藏价值的就收起来,週末时再整理分类为政 治、文教、农业、教育及旅遊,单单这个步骤就花上两三个小时。 “每隔两三年,我就会淘汰一些已经阅读过的旧报纸,即使是淘汰这个 过程也要很用心,这个习惯已经维持了几十年!” 虽然这个年代,网络新闻越来越盛行,手机和电脑也能更快的将新闻报 道存储下来,但这并没削弱陈康益在过去四十多年来收集剪报的习惯。对他 而言,报纸上的报道或文章,皆是记者与作者用心呈献的作品。 “甚至有些报道是出自专业人士分享的珍贵资料,若是看了就将报纸扔 掉,总感觉是在辜负这些人的心血。”

陈康益会将新闻报道的标题以及内容重点圈起来,并将 每篇新闻报道归类,如政治、教 育、经济等等。
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陈康益收藏的剪报。

读报获得商业灵感

他直言,自己没有上过大学,都是靠自修吸取知识,报纸就是其中 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给了他很多资讯与新概念,通过阅读报章充实自 己,作为自己的养分。 涉足种植、产业投资及酒店业的陈康益,对报章上各种农业资讯尤 其关注,几乎所有关乎农业的知识都是来自《星洲日报》,更因为阅读 了一篇报道,给了他一个商业灵感,开启他后来15年的商机。 他说:“某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农业集散中心的报道,觉得 这个概念很不错,于是就通过记者找到受访者,跟他瞭解有关集散中心 计划。之后我还去考察外国的农产品集散中心,花了十多年时间构思, 终于实现在霹雳打巴设立大马农业集散中心,也是东协农业产品物流中 心,总投资额70亿令吉,已经取得15年经营执照。” “所以报纸除了是很重要的资讯来源,也可以作为投资的指引。” 他表示,《星洲日报》走过95年,是值得赞扬的,但不能止步于 此,必须在坚持初心之下与世界同步迈进,与华社携手合作,肩负时代 的任务,这是《星洲日报》与华社彼此的共同历史使命。 “一份报纸走到95岁会否就此没落?我觉得不可能,反而会继续茁 壮,因为社会需要它,即使有各种形态的媒体出现,但《星洲日报》还 是有其价值,因为你们把办报精神都反映给社会看到。”

陈康益定时归类新闻报道,通过这么 一个方式,为过往存档。
陈康益使用一把尺将每一页的新闻报道整齐撕开归类。

报纸内容翔实较可信

陈康益认为,虽然如今从网上获取资讯快捷方便,但这些资讯无法 尽信,因此他对于社媒发布的新闻还是有所保留,不会轻易转发分享, 因为当中不乏误导读者的标题。反之国内传统报章刊登的资讯都是经过 审查,确有其事才会刊登,速度上虽然不及社媒,但他还是对报纸呈现 的新闻报道有信心,因为内容较为详细和全面,讯息与准确度也是可信 的,不会乱写。 “如果说要给纸媒与电子媒体打分的话,两种不同的媒体,作业方 式不同,各有特色。虽然电子媒体比纸媒载体快,但不能单靠一方讯息 作准,纸媒还是有其存在的需要。” 他认为,稳步是在大马办报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如今在处 理王室、种族及宗教课题上需要更加谨慎。“这是过去没有发生过的, 把种族与宗教课题绑在一起是大马人民的悲哀。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每天 都风平浪静,因此办报者必须要有更敏锐的眼光,比政客看得更远、更 快。” 他希望《星洲日报》在迎接新时代来临时,能够做好准备,跟随时 势发展提供更多正确资讯,与更多人、国家对话,慢慢地把正确理念灌 输给受众群,继续发挥媒体的功能。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