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沓报纸,捧在手心虽轻,但肩负着重如泰山 的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媒体依旧秉持独立、 公正、翔实报道的精神,通过文字图片,为民发 声、监督政府,探讨时事议题,引领新思潮。
“报纸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 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的日常从翻 阅报纸开始,先关注我国政治现况,之后是周边国家发 展,留意各国领袖的最新政策方针和发言,掌握全球政 治局势动态。“你可以看到这些领袖怎样和其他国家互 动。这其实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决策时,可以给我一 些点子。” “有时发现这页不错,还会收藏起来。(记者:你 有固定剪报?)没有这么频密,但有时,有一些内容我 就想要把它留下来。” 虽说有电子报,然而她依旧喜欢翻阅报纸的感觉, 不会错漏任何一则新闻。她一脸微笑地说,通常是用手 机阅读电子报,由于屏幕较小,需要双指缩放,很容易 忽略了一些新闻。倘若翻开报纸,视觉就不会出现断 裂,会读到每一则新闻。
报纸能破除信息盲点
报纸一直是大众传播的媒介,过往祖辈是一份报纸 细读半天,视为精神粮食。然而,在泛娱乐时代,网络 太令人分心,报纸予年轻一辈而言,变成可有可无的产 品,宁可选择低头刷屏。 张聪则认为,报纸在这个资讯时代更显得重要,能 够呈现多面向和完整的新闻内容,同时也是储备知识的 入口,破除信息盲点。以新闻大事件为例,报纸会刊登 一页又一页的详细报道,梳理事件来龙去脉,整合多方 正反回应,带领读者解读这个新闻背景和经过。反观如 果浏览社交媒体,读者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善于搜 索和拼凑各种线索,才能看到整个事件全貌。 为什幺年轻人不爱阅报?许多人把矛头指向科技产 品,张聪点头认同,但也提出另一个看法,即父母亲有 没有尝试引导孩子培养阅报习惯?“父母尽量在日常生 活里面,试一试与孩子讨论报纸内容。”这不仅能增进 亲子关系,还能聆听孩子的想法,学会以不同面向去思 考和看待新闻事件。
资讯快餐vs新闻正餐
现在群众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已经变成汲取资讯的 主要管道,任由大数据演算法推送讯息,久而久之形成 “信息茧房”,只听到同温层声音,没有接收到多元观 点。 网络资讯犹如快餐,易于消化,可以成为茶余饭 后的谈资,但也因为过于零碎,往往只是浏览标题和略 读,没有花时间培养逻辑思维,去认真剖析一个议题。 相比之下,报纸像是让人有饱足感的正餐,内容严谨详 尽,针砭时弊,得以全面理解整个新闻事件。不过,最 好是“快餐”和“正餐”能够互相搭配,才能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然而,张聪却担心读者习惯被动式地接受 碎片信息,缺乏沉淀与消化,最后陷入价值判断误区。
不断防堵假新闻
世界经济论坛在2024年1月份发布了“全球风险报 告”,称世界在未来会面对三大新兴风险,这些风险皆 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关。目前,全球短期内最严重的风 险就是错误讯息和虚假消息。 “所以我们要坚持媒体的公信力,这是最核心的价 值。”身为世华媒体集团掌舵人,张聪坦言,未来充满 了不可预知的变数,现阶段最大的挑战是假新闻泛滥, 人们逐渐无法辨别真假新闻。 有心人士凭着一段视频、一张伪造照片,就能够带 动舆论风向,赚取惊人流量,罔顾了事实真相。媒体此 时要疲于奔命地求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遏 止假新闻流传。不过,最怕人们顺手转发,反倒成了假 新闻的帮凶。“所以报纸有这个义务去教育民众,希望 有更多人能够保持清醒。”
勿盲目追求点击率
在今年2月份,张聪在星洲日报95周年庆推介礼上 说,媒体如果放弃天职,盲目追着流量跑,也许能称霸 一时,但当嚣闹归于寂静,当滔滔海水退潮,终究会看 到优质内容才是最后的赢家。她强调,始终是内容为 王,而非流量为王。 毋庸置疑,传统媒体肯定需要与时并进,从实体报 纸(线下)走进虚拟世界(线上),运用视频、图文帖 作为传播新闻的叙事方式。她称,传统媒体一直在探讨 各种新模式,希望能激起读者的兴趣阅读新闻。 如今,网络上每个人都在讲究 点击率,媒体亦是如此。但她问, 媒体在追求点击率时,有没有符合 自身的办报理念? 回想父亲(丹斯里张晓卿爵 士)当年办报的经历,她说,那个 时候的挑战很严峻,需要顾虑整 个政治氛围,确保报纸能够顺利发 行。现在,传统媒体需要应对各 种新型挑战,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冲 击。 她直言,媒体不能只停留在报 道,需要为读者带来附加价值,因为他们对媒体有更高 的期望了,希望媒体提供解决方案和各种分析,协助他 们消化和剖析新闻事件或国家政策。
内容与流量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最主要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网络平 台是让延伸新闻阅读的载体,以多元形式传播出去。每 一家报纸都有专属风格和读者群,主打不同的内容和定 位。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核心价值——维护报纸的公信 力和报格。 她举例,假设父母要鼓励孩子阅报,那么一定是需要确保这份报纸能对孩子带来裨益。“如果一份报纸没 有坚持立场,父母不安心给孩子看的话,那么就是变成 (这份报纸)没有底线了。”张聪再三强调,不要为了 点击率而典当了办报理念。 当各家媒体都有共识,在处理新闻时就知道要怎么 做,该突出什幺新闻,以及过滤哪一类新闻,读者就会 安心地看我们的报纸。“听到一个新闻时,读者会马上 有印象,咦,《星洲日报》是如何报道的。”
我们的专长是生产优质内容
固然,她亦知道许多新生代的父母已不看报纸,但 不能因为这样而变得消极,反而要坚守初衷,继续地做 好新闻、深度报道、研究调查,“我们就是生产优质内 容的好人选,这是我们的专长。” 为了迎合每个平台的观众群,媒体编辑需要设计不 同的呈现策略,把内容包装起来,再传播出去。“现在 科技不断进步,可能今天这样的呈现形式可行。但是过 了不久或几个月后,你又要构思新的模式。”正如大家 以前很有耐性地看完YouTube长视频,现在视频长达30 秒,可能会嫌很长。 她笑说,有时自己也会一心多用,无法全神专注在 看新闻视频,只能用听的形式,手上再看着其他纸本内 容。“这样可以知道比较多东西。” 这些年,全球刮起生成式人工智能风潮,尤其是能 随意创建文本的ChatGPT。有分析认为,这些新技术会冲 击新闻传播业。“ChatGPT是很方便,全看我们怎样应 用。”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记者需要很负责任地使用 这个工具。张聪说,ChatGPT能为记者提供采访灵感或检 视稿件是否有遗漏,从而提昇 写作品质。需注意的是,最后 的决策者是掌握在人类手中, 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原创内容, 而不是全盘相信ChatGPT的资 料。
坚守办报初衷
即使挑战日增,纸媒依旧 拥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有 一定的发行量。在西方国家, 一些媒体公司认为纸本已经步 入黄昏,便转型製作电子报。 “刚开始是不错,后来发现读 者越来越少了。所以不是这么 容易,当你转型了,不意味读 者都会去支持电子报。” 她强调,要勇敢地面对时代转变,不要被环境的变 迁而冲昏头脑,以为纸媒不行了。“每一个地方,每一 个市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理智地去探讨,到底我们 处于什幺类型的环境,需要什幺(内容)。” “我们一定要坚持回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要确定我 们办报初衷,使自己不会在这个时代失去方向。”